2025年9月8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举办期间,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张峻屹专程赴辽宁大学感知智能实验室参观调研,围绕人工智能、感知智能与城市治理等前沿领域,与辽大师生展开深度交流,共谋跨界合作。
在广播影视学院院长、教授沈国华及艺馨团队师生的陪同下,张峻屹院士实地考察了位于艺馨楼的感知智能实验室——新文科媒介融合实验中心。
该实验室依托新华网自主研发的“神奇精灵指1号”传感器和“蓝星球智能评测系统”,自2021年建成以来,已开展多轮高水平感知智能实验,并发表了《基于感知(GSR)智能的影视观众心理研究方法与路径初探》《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皮肤电反应(GSR)的复调电影接受效果研究》等多篇聚焦影视观众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论文,展现出较强的学术创新与行业引领能力。
张峻屹院士认真听取了实验室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方面的汇报,并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特别指出,自己提出的“城市免疫学”(Urbanimmunology)——一个通过模拟人体对病原体的感知、反应、抵御与基因传承等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交叉学科领域——与感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他表示,将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应用于影视受众研究,不仅拓宽了传统影视学科的边界,也为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路径,并希望双方可以在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
作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张峻屹院士长期倡导“和谐科学”(Harmonization Science)与“城市免疫学”理念,强调通过系统自感知、自应对、自优化的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他在《Nature》子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90余篇,屡获国际学术奖项。

图为:张峻屹院士(左)、沈国华院长(右)
此次访问正值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召开期间,大会以“智造新质·数启新地”为主题,汇聚全球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张峻屹院士的到访,不仅深化了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学术交流,也为未来联合开展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华网将持续关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文化传媒等领域的创新动态与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与文化双向赋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转发自:新华网客户端)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2025年9月9日